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
一、服務對象
轄區內居民。
二、服務內容
(一)食源性疾病及相關信息報告
發現或懷疑有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及時報告。
(二)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
協助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對農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學校供水進行巡查,協助開展飲用水水質抽檢服務,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供水單位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
(三)學校衛生服務
協助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定期對學校傳染病防控開展巡訪,發現問題隱患及時報告;指導學校設立衛生宣傳欄,協助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校醫(保健教師)開展業務培訓。
(四)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協助定期對轄區內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開展巡訪,發現相關信息及時向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報告。
(五)計劃生育相關信息報告。協助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定期對轄區內計劃生育機構計劃生育工作進行巡查,協助對轄區內與計劃生育相關的活動開展巡訪,發現相關信息及時報告。
三、服務流程
四、服務要求
(一)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各項協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規定,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計生監督協管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縣(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要采用在鄉鎮、社區設派出機構或派出人員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計生監督協管的指導、培訓并參與考核評估。
(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建立健全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有關工作制度,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明確責任分工。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實行零報告制度。
(四)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規范的要求提供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及時做好相關工作記錄,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
五、工作指標
(一)衛生計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報告的事件或線索次數/發現的事件或線索次數×100%。
注:報告事件或線索包括食源性疾病、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計劃生育。
(二)協助開展的食源性疾病、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計劃生育實地巡查次數。
附件:
衛生計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登記表.docx |
衛生計生監督協管巡查登記表.docx |